6月26日晚,A104迎来了小学期第一场学术沙龙。本期沙龙请来了学院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团队,分别为郭建花、马杜娟和苏芸老师。三位老师分别主讲高级汉语、中级汉语和初级汉语综合课,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教学大餐。
苏芸老师先为我们分享了零起点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经验。她从教学内容与安排方面入手,介绍了初级阶段语音、词汇、语法、话题等多方面的特点。比如初级阶段的语法教学是为了满足日常交际需要;词汇多具有直观性或情境性、描述性;词汇量约涵盖了HSK1-3级90%。苏老师接着着重分享了这一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如直观化(图片与动作)、情境化、交际化、词义解释准确等,在语法讲练方面尤其强调要重模仿,通过交际联系巩固。在教学设计方面,苏老师提出初级阶段教学顺序最适合的应该是从生词到课文,生词处理要以话题为纲。她以《发展汉语·初级综合》第16课为例,课文围绕“婚礼”这一话题,那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相关话题,一步一步将生词串起来进行教学。
马杜娟老师接着主要围绕中级汉语综合课的内容特点和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两大方面进行分享。在词汇方面,由以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为主到虚词的学习。教学重难点也涉及词语、语法和课文等方面。其中词语的用法尤其是虚词的用法、词语常用搭配、近义词辨析等都是需要着重把握的点。此外语法的结构、适用语境等是语法教学必须抓住的地方。在课文方面,马老师特别强调朗读是培养语感的第一步,然后要抓住课文主要信息和重点语句,尤其是那些带有语法点和虚词的句子。马老师提出了整体教学方法,并分享了8个教学小建议。如为了避免课堂学习和课外交际脱节,应适当补充阅读材料,增加写作练习等。
郭建花老师随后通过一系列数字和用例为大家呈现了高级汉语综合课的特点。主要包括词汇标准、词汇与语法特点、语言点课文示例等方面。与初级和中级相比,高级阶段各项内容的难度和数量都有了质的变化。在词汇标准方面,高级阶段词汇量最低也要达到3500词,新HSK对词汇量的要求也明显低于旧版。整体特点表现在词汇量大、熟语多、近义词辨析和搭配偏误普遍;语法少、词法多;课文篇幅很长,部分内容艰深难懂。学生在这一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如误读误写误用、搭配错误等。此外,到高级阶段,许多词汇涉及到文化含义,如有的课文题目为《辛亥革命与我》,这就必须提到天干地支的普及。文化教学应随文而定,以交际普及为目的。总的来说,高级阶段不仅对学生来说难点重重,对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郭老师特别强调,在这一阶段,词语辨析最基本最有用的方法还是从语素出发,把握词义。
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或娓娓道来、或幽默诙谐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场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己的教学小疑惑,本次沙龙在轻松的氛围中完美结束。
(文/胡莎 图/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