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第186期学术沙龙十分荣幸邀请到中文系乐耀教授。乐耀教授主要研究话语功能,近年在篇章语法与互动语言学研究上颇有建树。本次沙龙他与研究生们分享了他的新作:《了2:叙事之边界》。
乐耀老师首先整理了张武昌、谭傲霜、朱庆祥等前人对了2的研究,并将他们对了2使用的观点整理成“篇末助词说”、“承上启下说”、“综合说”和“位移说”。并分析了这些研究的特点:第一、突破了句层面研究了2;第二、使用真实书面语或口语的篇章语料;第三、注重外在因素对使用的影响与制约。
而在《了2:叙事之边界》这篇新作中,乐耀老师提出了他的“边界说”。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是仅仅把语篇当做静态成品,而是关注言语线性的产生过程,并采用两种研究范式:一是社会互动层面,二是心理认知层面。他选用真实口语作为语料入手研究——非常著名的语言学研究影片《梨子的故事》,选用了汉语口头和书面语语料各20篇来考察了了2的使用情况。最终提出影响的三个层面:心理认知边界,故事情节边界,言者互动边界。乐耀老师还针对每个层面,结合语料实例与大家分享分析过程。他还强调,本文是针对叙事语篇的语料分析,在对话语篇中是否存在同样的规律性,尚待考察。
沙龙临近尾声,乐耀老师回答了同学们在这篇研究中有关语调升降、语料库选用、语体差异、DA&CA和被试选择等问题。此外,他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治学经验,学术沙龙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
文:贾安琪 图:高文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