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4日18时30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第171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坤銮楼A104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郭建花老师主讲,题目为:“高级综合课词汇教学探讨”。国内外数十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郭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与对外汉语结缘的故事,以激励大家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奋斗。郭老师从“通过词汇量划分汉语等级的方法”入手,为大家对比了《发展汉语·高级综合I》、《成功之路》及《博雅汉语》三本教材的词汇难度、收词数量及适用对象。郭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新旧HSK考试对学生词汇量的不同要求。郭老师提出,高级阶段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这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带领学生对生词进行等级划分,对不同词汇提出不同要求,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畏难情绪。其次,高级阶段的课文多出自中国小说、散等文学作品,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特性更加突出,大量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进入教学范围,词语的文化内涵大大增加。文化词语和词语的文化内涵成了高级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中国文化。
接下来,郭老师指出,高级阶段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已学过的词语掌握不牢固;词汇的误写误用;无法理解社会文化词语。郭老师从读词、写汉字、词语的误用等几方面为同学们一一举例。郭老师还介绍了展示词汇的几种顺序,并提示大家可以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展示方式。针对“展示词汇的技巧”,郭老师提出了“领读(词汇量少)”、“点读(词汇量多)”、“利用图片或实物”、“体态动作展示”、“预习后听写”和“结合课后词语练习展示生词”几种方法。而当解释词语时,郭老师给出了“直接翻译法”、“以旧带新”、“利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解释”、“通过语素义推知词义”、“图片/实物”、“语境释义”、“拓展词义”和“归纳词义”等方法。郭老师提醒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词汇教学、利用构词法知识进行词汇扩展、注意分析多义词以及重视近义词的辨析等。最后,郭老师还向同学们推荐了几种实用的工具书,以方便大家日后的汉语教学。
在之后的讨论环节,郭老师针对国内外研究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此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余珂欣 图: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