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正文

第一百七十期沙龙讲座成功举办,陈端端主讲“褒贬语言的中日对比研究——寒暄场合的语用特点”

时间:2018-03-31 作者: 点击:

2018年3月28日18时30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第170期学术沙龙在坤銮楼A104成功举办。本场沙龙的主讲人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陈端端教授,讲座的主题为“褒贬语言的中日对比研究——寒暄场合的语用特点”。参加此次沙龙的还有海外教育学院方环海教授以及海外教育学院的数十名国内外在读硕博研究生。

讲座伊始,陈教授以复旦大学历史学冯伟教授的“离开了日本外来语,中国人无法说话”这一观点引入她的研究意识来源。她认为中国和日本关于文字的起源有着“同文同种”的观点,古代与近现代中日两国有着密切的文字交流史,在古代,日本从中国学习了文字,而在近现代中国也从日本吸收了大量的日本外来语,如汉语中“共产党宣言”、“经济”、“干部”等词都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两者密切的联系值得我们进行对比研究。接着,陈教授向在座的各位同学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要课题,即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对汉语与日本语的褒贬语言色彩的不同引起的文化冲突现象进行话语意识的对比研究,认识中日两国交际语言的感情色彩。她还提出此次分享会的聚焦点在于面对熟悉的人的寒暄语特征。

接着,陈教授以7个真实的案例依次分析了汉语和日本语中褒贬语言色彩不同而引起的文化冲突现象。第一个例子是“胖了”、“瘦了”,她告诉在座的各位同学,日本人把握的原则是不多管闲事,他们认为“胖”、“瘦”这种属于对方隐私的内容是失礼之词,在问候他人时不会直使用。相反,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一种叫做“关心他人”的语用意识,因此在问候他人时说“胖”、“瘦”反而是一种互相关心的体现。下一个例子是“漂亮、帅、可爱”,陈教授指出日本人和中国人称赞女生的长相时都会使用“漂亮”、“可爱”的词,但特殊的是日本人对“可爱”一词的使用与汉语不太一样,即不介意对方的年龄。如“隔壁住着一位可爱的老奶奶”,而汉语一般会用“慈祥、和蔼”等形容词。并且陈教授还指出汉语中“可爱”一词还有含有贬义,在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说话时的语调和表情。随后陈教授以“好便宜”、“好贵”的例子指出日语中“便宜”可以作为自谦语,但不能用于夸奖他人;以“忙、空闲”的例子指出日本人认为“忙”含有一种被人重用的意思,因此日本人不说“你有空吗?”而说“你有时间吗?”;以“您的讲话太精彩了”的例子指出日本人有一种位置意识,他们认为在长辈和上司面前,应始终站在被指导的地位上说话,因此不能向长者或上司的发言提出评价,而最佳的表达方式是“您辛苦了”、“感谢您的指导”等;以“优秀、年轻”的例子说明日语的“优秀”一词经常在称赞别人的时候而使用,其语用功能不仅在于评价,还有鼓励的作用,而对自己事情的表述,多呈现谦虚的态度,则“优秀”不用于自身。另外关于“年轻”一词,陈教授指出汉语的“年轻”和日语的“若い”都可以用在形容“经验不足”的场合,在上司、领导面前使用这类词汇要慎之又慎。紧接着陈教授以“走好、好走与告别”的例子说明日语的话语意识是基于“不要给人添麻烦”,汉语的话语意识是建立在祝福他人“平安、保重”等之上,因此日本人会使用“慢走”、“感谢您特地登门寒舍”等来告别。最后陈教授提醒在座同学在跨文化交际中,同样的话语给予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语境对中日两国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同一语境下的话语者的话语意识特点。

沙龙的最后,方教授和不少同学都向陈教授提出了不同的问题,陈教授风趣幽默的回答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另外还有同学提议海外教育学院开设如日语课等小语种课程,获得在座同学的云集响应。此次沙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文/胡雨田

图/江霄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