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晚6时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158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翔安校区坤銮楼C104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肖宁遥老师主讲,主题为“初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策略”。海外教育学院数十名国内外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加。
肖宁遥老师首先介绍了初中级汉语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实践,指出初中级汉语阅读课中,学生的阅读焦虑、适宜的语料有限、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往往让阅读课堂气氛沉闷,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肖老师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即对阅读材料的加工和调控过程,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理解和创造等过程,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学生阅读的能力。
肖老师介绍道,阅读感知是将阅读材料与感知神经建立联系,进而传至大脑内部的过程;一般而言,阅读是将整体性对象作为一个感知单位,从字、词、短语,到句子、语段和篇章,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针对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和汉语的特点,肖老师建议教师在阅读课中应当注重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以扩大视读广度、减少眼停次数、减少眼停时间、减少眼睛回视。具体策略有闪现法,阅读时间的限定和阅读习惯的养成等,以增加学生阅读的视距,加强整体理解。
接着,肖老师介绍了阅读记忆和阅读调控。她认为,阅读的记忆应通过理解记忆、有声记忆、形象记忆等形式,实现对阅读材料的识记、保持、再认再现,从而增强字形、词形的勾连,减少阅读中的反应速度。肖老师介绍了构词记忆法、拆分法、图片提示法等具体方法,并借助图像展示的方式,为现场听众就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进行了示范。通过类似方式,学习者既能掌握汉语语序,又能减少阅读焦虑。肖老师指出,针对记忆时长和遗忘的特点,教师可采用的策略有提高复练频率、关键词法、关键句法、提要法等等。此外,肖老师还介绍了其他阅读教学的策略,如重要语料放在开头或结尾,加强中间部分的理解,注意课堂留白,并及时复习复练等等。而在介绍阅读调控时,肖老师指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是阅读调控的主要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师生默读的方式,讨论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并对重要信息进行提问,进而对段落后面的内容进行预测。
最后,肖老师结合阅读的主要过程和策略,总结出阅读课的一般模式。她认为,“阅读前通过题目或图片对文章进行预测,阅读中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后总结策略并复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以语言为中心,以阅读为突破点,进而增强对汉语的整体认知,加大阅读的效能,从而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在随后的问答环节中,肖老师与在场中外学生就阅读考试策略、阅读的预测和复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次沙龙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终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文/袁亮杰 图/江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