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18:30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第154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C104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张桃老师主讲,题目为:魅力普通话。国内外数十名硕博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沙龙。
沙龙一开始,张桃老师说明选择此题目的原因,主要是以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验及报考普通话测试员。首先,张桃老师依照历史脉络来讲述“普通话“的由来。从“雅言”、汉代的“正音”、清末的“官话”到新中国成立开始规范“普通话”,普通话成为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国家每年9月第三周会举办全国性的“推普宣传”周,2017年9月第20届推普周的主题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了推广活动外,还有分为“3级6等”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接着,老师列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电影《国王的演讲》:方法很重要,影片中主人翁结巴被克服是因为用对方法,接着举赵元任能够熟练使用33种方言为例,赵元任能讲出标準方言口音的秘诀是“掌握语音对应的规律”“瞭解上古、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和每个字的发展”。张老师用以上两个例子作为学习语言方法的引子,并且以考试大纲作为脉络来讲解学语言的方法。
张桃老师系统性地举出多个常见的发音问题对上发音位置说明与解决方法,一个个说明语音的学习方法。“上声字要念全上”,单音节字和双音节词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介绍。还有声调、韵母、双音节词语当中的“轻声”、“ㄦ”化都做了详细的举例说明,并且节录短文、诗词给在座的同学开口做练习。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张桃老师耐心回答硕博士生提出有关“语音”的问题,包括自己发音上的问题;教学上碰到学生无法准确分辨翘舌音时,该如何引导学生做练习等相关问题。本次学术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徐仪家/文 宋旭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