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15时,海外教育学院第121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A104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郭熙教授主讲,题目为:“国际汉语教学的多样性问题”。马秋武教授、郑通涛教授、方环海教授、朱宇老师、张姜知老师及国内外数十名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沙龙。
沙龙开始的引言部分,郭熙教授略谈了汉语教学名称、汉语教学教材国别化、教学个性化的底线等相关问题的争论。随后,郭教授表达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中关于母语、祖语等定义的见解,并对汉语教学的类型进行了梳理,将其分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华文教学和中文教学三大类,并以表格形式对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等做了详细说明。接着,郭教授又详谈了华文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华文教学当地化与国别化的争论;同时对教材的选用、教学中的个性化问题进行了评述,对核心教材的发展寄以厚望并提出语言学习要遵循共性的规律、适应个性的需要。最后的结语部分,郭教授提出应重视汉语教学中的个性,重视语言教学的差异性,打造中文教学核心教材是当务之急。
在自由讨论环节,郑通涛教授再次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教学应着重分析当地学生的兴趣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同时强调教师之于教材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回答博士生陶陶关于云南民族大学新疆学生汉语水平差异问题时,郭熙教授表示分班教学是不二选择。随后,马秋武教授以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的成功为类比,表示教材的编写应具有趣味性。最后,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邹晗/文 阮文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