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18时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119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A104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蔡武主讲,题目为:“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应用研究前沿述评”。博士生郭旭担任主持,郑通涛教授及国内外数十名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沙龙。
沙龙一开始,蔡武便举了几例世界上可穿戴技术开发应用的例子,让大家对可穿戴技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接着,他就可穿戴技术的定义展开阐述,引用并分析了诸多论文中的观点,突出可穿戴技术是对人体功能的延伸这一特点。随后,他对可穿戴技术的应用领域分类进行说明,并展开讨论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可穿戴技术应用,如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但蔡武同时指出,在应用技术的同时,隐私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蔡武对可穿戴技术的教育可提供性进行分析,在对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16种可供性,如丰富学习资源、扩展情景交互、实时数据收集等等,并对每种可供性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在结语与展望部分,对可穿戴技术的优势分别作了较为客观地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在自由讨论环节,郭旭提出如何将可穿戴技术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蔡武总结了移动设备上相关的汉语学习研究进展,并表示具体的可穿戴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领域还有广阔的研究空间。郑通涛院长同时做了相应补充,提出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便携设备与语言学习的发生结合起来,并再次强调人工智能是人体感官的延伸与增强。当有同学问及技术与语言学习结合的极限与禁区时,蔡武提到关于隐私的保护问题,郑通涛院长则从技术发展的可控性方面解答了这一问题。最后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邹晗/文 李梦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