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7日16时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91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C305成功举办。此次沙龙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吴光辉教授主讲,题目为“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汉学研究——以京都学派为中心”。方环海教授、常大群教授及数十位海内外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沙龙。
吴教授首先从“海外汉学”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中心与边缘”的新世纪架构三个方面阐释了选取本次讲座主题的原因,他特别提到,中国将重新回归“中心”地位,而这个“中心”指的是文化中心,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打造中国文化中心。接着,他以汉学、支那学、中国文学、中国学的发展为历史轨迹阐述了近代日本汉学研究历程,他认为日本学者一直在追求对中国形象的正确的真实的呈现,而这些研究的价值不在于中国的变化,而在于研究者是否意识到了中国的变化。随后,吴教授以内藤湖南为中心介绍了京都学派的汉学研究,京都学派由支那学派和东洋史学派构成,而内藤湖南是支那学派的代表,吴教授从文化中心移动说和唐宋变革说介绍了他的研究,然后对其学派做了相关评价。最后,吴教授就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日本,如何认识我们自己的问题,从现代性批评的视角和全球化反思的视角做出了解答。
互动提问环节,一位日本学生认为,对于中国的称呼,在他看来与其叫“支那”不如叫“诗那”,因为中国是发明诗的国家,吴光辉教授对他的看法给予了点评。此外,吴教授还就我们要如何理解关于研究中国的方法和视角的问题,与在座师生展开了探讨。最后,方环海教授对本次的讲座做了四点总结:1.日本汉学研究实际是在研究日本。2.我们应该关注周边研究、边缘研究以及他域观的研究方法。3.中国文化向来是一元多体性的,而非二元或者是三元。4.所有关于中国形象研究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国家立场和意识形态。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陈吉妍/文 肖玉姗、翟文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