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9点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87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C104成功举办。此次沙龙以座谈会的形式开展,主题为“论文写作指导与答疑”,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及国际学院院长郑通涛教授主持。方环海教授、蒋有经教授、陈荣岚教授、黄香山副教授和朱宇副教授等多位老师以及近百名国内外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本次沙龙。
郑通涛教授从国内外论文写作的对比导入,引出在写作方面,学生主要面临如何确定论文题目及题目的可行性这两个主要问题。对此,他提出,应将论文写作作为自己成长的过程,广泛涉猎相关学术论文,锻炼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要善于寻找问题、善于比较。
方环海教授指出,学术交流分为非正式的交流和正式的交流。非正式的学术交流是通过网络交流或在学术会议上提交论文,能达到快速交流的目的,反馈快,但不受法律保护;正式交流即在有匿名同行专家评审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匿名同行专家评审能够客观评价作者的文章,对论文修改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对研究者学术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他鼓励大家多进行正式的学术交流,在正式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此外,他还向大家强调了学术规范。
蒋有经教授建议研究生论文选题要有新意,有深度,要学会在比较中归纳不同的规律;不能偷懒,要善于归纳,认真总结,脚踏实地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学习研究的方法。黄香山副教授则鼓励大家不能过分依赖导师,做学问不要有功利思想,要全力以赴,快乐地写论文;研究方法不能单一,兴趣要广泛,要有针对、有目的地掌握知识;要打开眼界,写出属于自己有价值的文章。朱宇副教授告诉大家,时间是挤出来的,没有理由不用功学习,对自己学习的人生阶段要有明确的认识,要认真查阅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掌握教育学的研究方法。陈荣岚教授则建议在座硕博研究生要根据需求来写论文,同时明确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并善于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
提问环节,大家就“如何查找文献资料,如何分配研究时间,如何设计调查问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场的老师也给出了建设性意见。如查找资料不应该局限于国内文献,还可以通过必应、火狐、雅虎等搜索外文文献,开拓视野;研究时间的分配上,要先做教学研究设计,设定教学实验,才能得出实验结论;在问卷设计问题上,应该将开放性问题和选择性问题结合,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郑通涛院长为我们展示了他在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院校做的学术报告,并告诉大家为了完成这几篇报告,他共查阅了一千多篇文献,以此鼓励在座研究生只有多读书,才能有所收获;此外,郑院长还鼓励大家要有执着的学术精神;注重多学科交叉运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写出对对外汉语学科建设有推动作用的论文。本次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吴莎莎/文 翟文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