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正文

第八十六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黄莉萍主讲"日本江户时代的汉语教育——以《唐话纂要》为中心”、石晓珞主讲“基督教外来词现象、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以西方汉英字典为研究对象”

时间:2016-01-11 作者: 点击:

1月6日18时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八十六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2号楼B509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由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莉萍和石晓珞主讲,黄莉萍同学的主讲题目为“日本江户时代的汉语教育——以《唐话纂要》为中心”;石晓珞同学的主讲题目为“基督教外来词现象、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以西方汉英字典为研究对象”。海外教育学院数十名硕、博士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沙龙。

黄莉萍主要从江户时代的汉语教育在日本汉语教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唐话纂要》的作者和编写体例、《唐话纂要》的语料来源以及《唐话纂要》的特点分析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首先,她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日本的汉语学习史,包括绳纹时代——弥生时代——大和时代——飞鸟、奈良时代——平安、镰仓、室町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接着,她简要介绍了《唐话纂要》的作者冈岛冠山的生平事迹以及此书的编写体例。然后,她通过自己的归纳,得出了《唐话纂要》的三个语料来源,分别是唐通事的语言、明清白话小说的语言以及商业贸易的语言。最后,她总结了《唐话纂要》的四个特点:口语、书面语、方言混杂出现,语言风格多样;内容编排体现了汉语逐级扩大的规律;教学单位是从自然语流中切分出的认知单位;重视交际功能,内容实用且具有趣味性。

石晓珞同学首先从三部辞典(马礼逊《华英字典》、翟里斯《华英字典》、马修斯《华英字典》)对基督教外来词汇进行分析,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基督教外来词汇的特点、形义变迁以及其作为基督教文化的一种传播策略的情况,同时具体举出了一些基督教外来词汇实例来进行讲解论证,最后从词汇翻译教学和汉英字典的编纂两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外来文化词教学的一些教学启示。

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就基督教外来词汇作为基督教文化的一种传播策略中的牵强推理“索隐”策略以及基督教外来词翻译中的“多译汰选”现象等方面的问题与石晓珞同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而黄莉萍同学也耐心解答了在座同学提出的问题。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获益匪浅,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次沙龙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郝彩飞、陈颖/文 邱玉华/图)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