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8:30,第四十一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如期在2号楼B209会议室举行。国际学院讲师李雨昇老师主讲了“隐喻——古人赖以文以载道的秘密武器及在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张姜知老师为主持,陈菘霖老师及海内外硕、博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沙龙。
本次沙龙中,李雨昇老师首先梳理了西方隐喻理论发展的几大流派,以隐喻的定义为切入点,分析了替代理论、比较理论、互动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然后着重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包括该理论的产生、概念思维与认知的“图示”模式、概念隐喻的分类、隐喻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此理论的局限性;之后补充介绍了福可尼耶的“合成空间理论”;最后,李雨昇老师通过《以概念隐喻为中心的朱子人性论浅析》,解出了本次沙龙中古人赖以文以载道的“秘密武器”,并结合自己英语教学的实例,和与会师生分享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隐喻理论进行词汇以及篇章教学。
李雨昇老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解读了语言教学中的“隐喻”现象,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师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提问讨论。我们在每周一期的沙龙中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沙龙在成长,我们更在成长。
石晓珞/文 张露(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