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晚6点半,海外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学第十三期学术沙龙在学院办公楼五楼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期沙龙由我院方环海教授主讲,由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博士生魏智慧主持。海外教育学院硕博研究生及来自厦大中文系、外文学院的四十多人参加了本期沙龙。
本期沙龙的主题为《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方教授首先由“印欧语眼光”(即中国语言学界一直运用西方印欧语的理论体系研究汉语事实)这一“削汉语之足而适西方理论之履”的现象引出自己“对汉语特征的研究必须引起学界高度重视”的观点。
接着,方教授提出国际汉语教育背景下汉语特征研究的三个关键词:
一、“类型观”:方教授认为目前关于汉语的类型特征研究并不深入,类型描写也未能到位,尤其是“如何把汉语的类型特征运用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去”远没有引起学界关注。他还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与汉语特征的纯语言学研究有很大不同,前者应更侧重于教学中的难点以及汉语与学生母语的类型异同。
二、“认知观”:方教授指出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它正逐步向认知方向发展,汉语特征的研究应顺应这一趋势。他认为目前认知语言学 “语境化”趋势尤为明显,同时还应将词汇学重新引入语言学研究,让意义成为语言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心。
三、“他域观”:方教授指出利用域外文献资料及域外学者研究汉语特征所具有的理论意识研究汉语的特征是一个开展汉语特征研究的重要途径,并充分肯定了国家汉办推出的“新汉学计划”认为这一计划正是顺应了“他域观”。
方教授最后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汉语语言地位的大幅提高,构建世界语言学体系须有汉语研究的参与,而汉语语言学的发展也需要世界的了解。
此次沙龙是2012年秋季学期的最后一场沙龙,方教授为本学期的学术沙龙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下一期沙龙将在明年新学期的第二个星期三举办,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也希望大家在寒假期间不要停止自己在学术上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