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6点30分,海外教育学院第十期对外汉语教学学术沙龙在学院办公楼五楼会议室举行。 本次沙龙邀请尚颖,黄炎,陈艳艺,严启星等4位已经归国的优秀汉语教师志愿者前来座谈交流。
本次沙龙主题为“跨文化交际的碰撞与化解”,对于从事对外汉语事业的人来说,不论是教学还是研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无法避免的问题。来自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方环海教授主持此次沙龙,首先欢迎并感谢几位主讲嘉宾,她们都拥有国外教授汉语的丰富经验。
本次沙龙由四位嘉宾分别主讲10分钟左右,然后自由讨论交流30分钟。严老师曾赴韩国教授一年汉语,她和我们分享了中韩的文化差异及如何应对,最后强调作为一名外教,在礼仪、工作、交往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引起在座听众的极大兴趣。黄老师曾赴马耳他教授汉语,讲述了她对“贴面礼”这种礼仪的不习惯到入乡随俗的经历,激起大家热烈讨论。然后她又介绍了中马在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及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要放平心态,以儒家中庸的思想应对,不与人争辩孰优孰劣,客观看待。尚老师与陈博士都曾赴泰国工作,泰国学生对于教师的形象非常重视,她们都强调女性老师最好着淡妆、穿裙装。对于受争议的人妖文化,也应宽容、尊重对方。就像方老师说的:“文化是理解,而不是批判”。她们还提醒大家在外要注意维护国家形象,不卑不亢。陈博士还告诫大家:“在国外做汉语老师,第一位是要把工作做好。这是获得尊重的最基本的要求。”
在自由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发言,积极提问,现场气氛轻松又热烈。四位嘉宾用心与大家分享,在座各位或有启发,或受益匪浅。最后由方环海老师做总结,他认为孔子学院不仅是中国语言文化的舞台,还是世界文化的舞台,多元文化的舞台。中国历史上几个盛世均是具有极高的包容性,如大唐、大汉等。我们当今也需要继续继承这种思想,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取长补短。最后方老师以4个词来归纳对异域文化的态度与做法,即“理解、尊重、求同、随俗。”世界文化既要求同,也要存异,才能保持更好的交流,又不失其丰富多彩。
此次沙龙是2012年秋季学期的第五场沙龙,下一期主讲老师,将邀请海外教育学院常大群教授,欢迎大家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