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正文

厦门大学举行研讨会追忆爱国作家、教育家陈汝惠

时间:2008-10-25 作者: 点击:

10月25日上午,“陈汝惠教授创作及学术研究研讨会”在我校人文学院举行。我校师生代表及陈汝惠的亲属、友人等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缅怀陈汝惠不平凡的一生。陈汝惠,1917年1月17日出生于上海宝山县。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在长兄抚养下长大,靠半工半读形式完成大学教育。1949年前,在上海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及编辑等职,创办、主编进步刊物,并以笔代枪,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孤岛”重要的爱国作家。1950年,由中国首任教育部长马叙伦推荐,随刚被任命的王亚南校长前来厦大任教,先后在我校教育系、华侨函授部、中文系等单位工作,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退休。200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陈汝惠文集》。

校长朱崇实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他说,透过《陈汝惠文集》一书,他看到了一个谦虚、礼让、宽厚、仁爱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是厦大的骄傲,也是厦大所需要的。举行此次研讨会,就是要让陈汝惠教授的精神、思想、情操和品德得以延续传承,从而使厦门大学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

开幕式由我校人文学院院长周宁主持。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郑通涛、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李无未及陈汝惠的长子、全国政协常委、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副主任陈佐洱先后致辞。陈佐洱深情回忆了父亲生前点滴及对子女的教育。他表示,举办这样的研讨会,对家属而言不仅是荣幸,更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相信研讨会会对父亲作一次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小结。

厦门作家协会原主席、我校兼职教授陈慧瑛就读我校的五年间,有四年的写作课都是陈汝惠教授的。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汝惠的敬业、认真和对学生的爱护之情。她说,每次上课前,陈汝惠都会认真备课,对学生的作业,也都会认真修改,作业本上到处是密密麻麻的修改和批注。“我后来能走上写作道路,与陈老师开放式的教育、朴素但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

研讨会由我校人文学院、教育研究院、海外教育学院共同主办,旨在纪念陈汝惠教授逝世十周年。在为期一天的时间里,与会代表们将分主题演讲和分组研讨等形式共同回顾和缅怀陈汝惠在我校期间的生活和工作,深入研讨陈汝惠在上海“孤岛”时期文学创作的意义以及他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

友情链接

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翔安南路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坤銮楼(主楼群二号楼)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361102

电子邮件:oec@xmu.edu.cn(招生) oecbgs@xmu.edu.cn(办公室) 网站:http://oec.xmu.edu.cn/

电话: +86 (0)592 2186211 传真: +86 (0)592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