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来自世界32个国家的400多名中外代表参加大会。厦门大学作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单位之一,海外教育学院、南洋研究院等单位 7名代表参与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是在国内外对海外华文教育热切注目下召开的,众所周知,在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重要报告。胡总书记的报告中,6次提到有关侨务工作的内容,其中有相当一大段的内容是论述如何传播中国文化。在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女士作了“大力拓展华文教育,促进华社和谐发展”大会主题发言。主题报告中强调,因应海外华文教育形势的发展及海外华校的实际需要,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将在原有工作手段和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国内各职能部门的合作,继续加强与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和主流教育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与理解,为广大华侨华人创办一切合法的教育形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拓创新,从九个方面不断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全体与会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实事求是、继往开来的报告,为今后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开幕式后,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本次研讨会上,厦门大学共有7名代表参加,海外教育学院的代表分别参加了第二、七、八小组的讨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及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代表参与了第三小组的讨论。海外教育学院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演示了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刚刚发布的厦门大学海外教育网http://www.xmuoec.com/, 网站的在线视频课程以全新的面貌赢得多国华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厦门大学海外教育网可以为海外华文教师培训提供全面的课程并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在线视频课程作为网站的亮点,并与学历课程相结合能切实解决海外华文教师多方位的需求。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陈荣岚教授在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上提出了“本土化”的概念,获得了多数代表的赞同,在华文教育在世界各地开花的大好形势下,教师与教材的“本土化”才是解决当前华文教师和教材短缺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各地从事华文教育的教师应该自觉的提高教学水平,自我学习,在利用当前教材的基础上并与当地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华文教育。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代表王虹教授就“在日华侨华人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做了发言,以实际的数字和调查短片反映在日华侨华人子女就学情况,并与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日本代表进行了交流,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两名代表也参与了本次研讨会,就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合作的相关课题进行了阶段性汇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研讨会的文化专题讲座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特别邀请了著名学者、来自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做了《我们怎样看文化,我们怎样看历史》的专题讲座,讲座爆满。易中天教授提出的“快乐教学论”赢得广泛共鸣。
本次主题大会历时3天,大会期间,代表们观看了大会组织的“风雅中华”大型文艺演出,还参观了青岛大学华文教育基地和2008年奥运会青岛帆船比赛基地。在11月7日至8日的文化考察中, 代表们还参加了第五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代表曲阜祭孔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