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的李葆嘉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了“西洋汉语文法学三百年”的讲座。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李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西洋汉语文法学走过的三百年历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外国人是如何学习汉语及文法的。
讲座伊始,李教授首先解释了中国传统语言学“小学”、欧洲语法“葛郎玛”以及印度文法“毗伽罗”三个概念,然后分别从17世纪多明我汉语文法学派、18世纪罗曼汉语文法学派以及19世纪日耳曼汉语文法学派三个学派来看西洋学者如何研究汉语文法,通过几个学派的形成动因、特点以及不同国别和学者的汉语文法学研究展开论述。
接着,李教授将西洋汉语文法学的主要创获概括为汉语的结构类型、词类系统、字词功能等六方面的研究共二十点,指出了西洋汉语文法学的三代理论,介绍了20世纪中国转型语法学的相关研究。最后李教授指出我们应该提出契合汉语事实,又具有普遍语法意义的语言学理论。
在提问环节,老师和同学们踊跃发言,充分交流。关于西方学者在汉语虚词的研究情况以及“字本位”等相关问题,李教授进行了热情、细致的讲解,获得了在场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李葆嘉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家、哲学家、诗人、翻译家,语言科技新思维的倡导者、南京语义科技学派的奠基人。致力于传统语言文字学、语义语法学、元语言系统、话语行为学、中国语言文化史、西洋汉语文法学史、西洋历史比较语言学史、欧美语义学史、语言文化哲学、语言科技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