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7日至13日,第七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在天津举行,我院黄建军、张峰两位同志前往参加本次大奖赛决赛,经过近一周的学习、观摩及参赛,我院设计的《中国针灸学》网络课程获本次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通过本次参赛观摩学习,我院在取得较好名次的基础上,也获悉很多国内高校软件设计进展情况及若干院校使用网络教育开展教学的情况,为我院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提供积极可靠的参考。
全国多媒体软件大奖赛于1998年首次举办以来,至目前已经举办七届,大奖赛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央电教馆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协办,是国内对全国教育软件评奖的权威机构,由于在教育部的推广与支持下,大奖赛得到了各地省电教馆的大力支持,各高校直接推荐参赛作品参赛,因此各高校也非常重视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每年均有知名高校参加;由于本届比赛受到SARS的影响,故原定于暑假期间举办的计划推迟到12月中旬。根据大奖赛组委会的介绍,本次参赛人员与上届相比有了较大规模的提高,从去年的参赛作品1200多件提高到今年的1558件,并且真正实现了全国参赛,截止11月25日,全国31个省、直辖市均有作品提交参赛。我们从大奖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统计,全国约有80所高校作品进入决赛,比较知名的重点高校包括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广州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均提交了汉语教学方面的多媒体课件,其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提交的《中级汉语视听说》获得本次比赛的二等奖。厦门大学有三件作品参赛,但只有一件我们的作品进入决赛。
本次比赛进入决赛的作品共233件,其中高等教育组作品为86件,大奖赛进行的第三天约有十件台湾作品提交参赛,纵观86件参赛作品,涉及学科众多,每一件作品经过初赛、复赛进入决赛均有各自的亮点打动评委。根据组委会的介绍,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平分的合理,本次比赛成绩统计按3:4:3积分,即初赛、复赛、决赛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4:3。因此,进入决赛的作品均是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淘汰赛后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
决赛评选时间为四天,主要内容是由各选手亲自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时间为15分钟的介绍,有15位评委分别在作品的教学设计(30)、课件内容(25)、技术运用(25)、艺术效果(10)、创新性(10)进行评比,同时有5分钟的专家提问时间。由于参赛作品很多,因此在前四天的时间内进行现场评比,我们基本上是每天要观看20个作品,基本上是全天观摩学习其他选手的作品。在观摩期间,我们看到了大量优秀的多媒体教育产品。深切感受到在全国各地高校内确实涌现着一批优秀的软件设计人员,他们不仅精通教学设计、同样对多媒体教育软件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在特别的学科教学上,他们能设计非常有创意的教学软件应用到教学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各软件的美工均相当优秀,在整体软件色彩、效果设计上均达到很高的水平。
大奖赛软件评比期间,发生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事件,例如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退休教授沈辉奇先生今年已经62岁,是本次高教组年龄最大的选手,他设计的《大学物理》教学素材软件均是出于他自己之手,62岁的年纪对目前最流行的动画软件flash很是熟悉,他所设计的物理学教学动画素材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设计的动画也获得了高校物理学教师的欢迎,目前有四家出版社都在积极与沈老师联系;来自广州医学院《SARS专题学习网络课件》更是以一个SARS亲临者的身份设计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