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您好,感谢您关注国际中文教育前沿资讯聚合平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育教学

2023年首期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发布日期:2023-03-28

近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联合中文联盟举办了“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专题培训班”。该培训班面向纳入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获批立项团队的教材编写人员,旨在提升项目团队的教材编写业务水平,激发教学资源研发创新力,增强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意识,从而整体促进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发展。

按照不同需求,本年度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三期不同主题的系列专题培训。首期培训班全程在线举办,吸引了国内外高校、职业院校、出版社、影视文化传媒机构等198个团队共400名学员参加。

语合中心党委副书记宋永波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他指出,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新情况对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本次专题培训班的举办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意义重大,一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继续推广,二是搭建不同团队间经验交流分享平台,增强项目建设的联动性。希望学员们能认真参与培训课程,积极研讨交流,切磋共进,为打造新时代优质教材群策群力。

教育部教材局综合协调处处长韩春勇介绍了近年来教材工作的主要进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国际中文教育在遵循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适应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特点,做好教材研发工作;要积极发挥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大力促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和中外文明互鉴。

培训班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安琪、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孙阳、南开大学教授祖晓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学松四位专家分别从国际中文精品教材编写理念与策略、教育教学的法律法规、指导文件解读应用、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

丁安琪从当前国际中文教材的基本状况入手,结合自己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国际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编写策略。孙阳以教育教学中的著作法权为视角,就大家所关心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以案例说法,切实解答法律疑问。祖晓梅就《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及其应用解读本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合文化点深入探讨了文化教什么和文化怎么教的问题。王学松从意义和内容的角度,创造性地解读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落地应用指导。

学员们认真聆听讲座,踊跃参与小组互动,交流行业经验,共同探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发展的经验与思考。各小组代表纷纷表示在本次培训班中受益匪浅,不管是政策指导、法律法规普及,还是指导性文件的对标解读,都帮助学员们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应用到实际教学资源建设中,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学员们也表达了对下一期培训班的期待,希望未来能在语合中心和中文联盟的组织下,实现更深入的线下交流、面对面研讨,共同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教学资源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基地项目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南路422号
电话:0592-2186211  邮编:361102

版权所有©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